2008年5月12日,时值18岁,与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在校园里拍毕业照,记得初夏的阳光明晃晃热辣辣,雀跃着高三(6)班所有的年轻的心。
时光如白驹过隙,转眼间11年过去,母校几度变迁,心中颇有感慨。莲塘三中带给我的回忆有很多,笔随心动,谨表留念。
我的高中生涯都是住校,记得宿舍楼下有个老奶奶,日复一日地烧着1毛钱1壶的开水,每天早自习前,同学们把开水壶拿到老奶奶的房间摆的满满当当,晚自习后再熙熙攘攘地拎回宿舍。为何打开水的回忆涌上心头,我想可能是因为南方的冬天实在太冷了吧,开水是“续命”避寒的保障,辣眼睛的柴火味也变成了熏香。记得2008年雪灾,大家走在校园里,三步一滑五步一摔,教室的窗户也时不时被冻断的树枝打碎,寒风见缝插针地席卷每一个角落,同学们一边牙齿打着颤、一边拼命跺着脚,每天心有灵犀地奏起交响乐,老师被我们气到怒目圆睁,但又不好随便发作。回想起来,不禁失笑。
我的高中班主任叫闵忠林,教我们化学,陪我们一起度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。奋战高考的每一个倒数日,更是三令五申,耳提面命,鼓励我们勤学努力。原本我是个学习不上不下的中间分子,加上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,从小被放养长大,我的爸妈甚至不知道我几年级几班,也不关心我的成绩排名多少,对我的未来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。
课本里那些感人的父爱母爱,我一直是无法感同身受的。我在很长时间里,对爸妈是抱有恨意的,这些恨意的源头,一方面来自父母对我长期学习上的忽略,一方面来自对我住校生活费的苛刻,导致我经常陷入饿肚子的窘迫。记忆里的冬天,早餐是最幸福的时刻,因为午餐和晚餐比较贵,所以经常以早餐剩下的冷食度过,为了捍卫青春期的那一点尊严,高中三年里几乎没有和同学一起吃过食堂,在校园的角角落落,孤孤单单地吃着自己的包子或馒头。
每个人都会有一段成长的叛逆期。或许长期的恨意终于漫延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,某一天的早餐时间,通过反复犹豫和思想竞争之后,我在学校的小卖部抓了一把猪油糖转身就走,老板对着我的背影喊道:同学你没有给钱!我丢了一个有电话的纸条给他:你去找我爸!
后来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料,小卖部老板没有找我爸,而是第一时间找到了我的班主任闵老师。在当天的晚自习上,我就被叫到教室外面做思想工作。谈话内容已经完全不记得,我只记得那天穿了一身明黄色外套,因为羞愧难当,脑袋嗡嗡作响。我当时想的是,如果闵老师公布我是一个小偷,我就跑去宿舍楼跳下去吧,因为教室楼不够高......最后,闵老师只是拍了拍我肩膀,神色间不怒而威,让我接下来专心学习,每个字都响亮有力。
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,闵老师如父一般的关注,让我没有松懈到底,高考结束填志愿,征询了闵老师的建议后,选了自己喜欢的新闻学专业,也终于上了心目中满意的大学。
时至今日,我一直很感谢闵老师,虽然我没有成为社会精英分子或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,但我很庆幸遇到闵老师,曾经保护了一颗脆弱敏感的心,没有让一个心理出现偏差的孩子走向随波逐流,同时也在人生的关键时刻给我指引了方向,让我不至于在漫漫职业生涯中,只能被动地选择类似流水线式的工作。最为重要的是,在各种往来人际关系中,我学会了宽以待人,豁达处事;在亲情的羁绊中,也学会了放下一些锱铢必较,多一些自我救赎,更积极乐观地拥抱生活里的一切。
感恩尽在不言中,祝福老师一切都好......
(作者:李艳宁 2008届高三6班 职业:媒体渠道经理)
按语:近日,莲塘三中校史工作室收到2008届毕业生李艳宁发来的征文稿《莲塘三中和我》, 写得动情,写得细腻,是一篇走心的好文章。赞!在此我们推介给大家分享,同时决定在校史志的“忆文拾贝”栏目中收录。希望更多的校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好稿件。
投稿邮箱:ltsz85950973@126.com
精彩评论